1.茉莉花茶的發(fā)展速度與中國茶產業(yè)整體發(fā)展速度不同步
茉莉花茶屬于綠茶再加工茶類。自2000年以來,中國茶葉總產量翻番,2019年達到278萬t,而茉莉花茶的產量增長緩慢,在2014年還跌至谷底,其與中國茶園面積、茶葉總產量的增長、綠茶類的增長,以及中國茶產業(yè)的整體增長都明顯不同步。
2.茉莉花茶生產成本的上漲與市場銷售價格增長不相稱
茉莉花茶生產成本不斷走高,而市場定價又難以提升,導致利潤空間被一再壓縮。當一個茶類的利潤空間不足時,經營者就會失去興趣和信心。
茉莉花茶的成本為何會走高?原因在于茉莉花茶使用中高檔綠茶作茶坯,而綠茶的價格在不斷上升,從而使茉莉花茶的成本居高不下;其次,要制得高品質的茉莉花茶,加工中會采用三窨、五窨、七窨,甚至九窨,使得茉莉花的精油利用率低、資源浪費嚴重,造成鮮花成本極高、加工周期長、勞動強度大,這也是導致茉莉花茶成本過高的重要原因。
3.茉莉花茶的盈利能力與中國茶行業(yè)的整體盈利水平不相稱
30多年來,中國的物價、生產成本出現(xiàn)爆炸式的增長,但茉莉花茶的價格卻提升不多,經營者投資茉莉花茶的利潤遠低于投資黑茶、白茶等其他茶類。所以我們需站在行業(yè)的高度來思考,如何通過技術創(chuàng)新降低茉莉花茶的生產成本,提高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利潤空間。
4.茉莉花茶加工技術與裝備發(fā)展現(xiàn)狀不能滿足產業(yè)發(fā)展需求
傳統(tǒng)茉莉花茶加工技術,存在采用多次窨花、多次復火,鮮花精油利用率低,鮮花成本昂貴;加工周期長、勞動強度大、加工成本居高不下;產品質量可控性差;農藥殘留超標風險大;產品經營利潤空間被擠壓等問題,嚴重影響了茉莉花茶的品質和生產效益。
另外,雖然茉莉花茶屬于綠茶類,但其加工裝備仍以上世紀90年代的裝備為主,除了個別規(guī)模較大的龍頭企業(yè)在同步進行茉莉花茶加工裝備升級外,總體而言,茉莉花茶的加工裝備水平與大宗綠茶、紅茶,甚至是黑茶、白茶等其他茶類加工裝備的差距較大,這也極大地影響了茉莉花茶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。
5.農藥殘留問題成為茉莉花茶重要的質量安全隱患
茉莉鮮花中的農藥殘留問題是茉莉花茶出現(xiàn)農殘超標的主要原因,農藥殘留問題不徹底解決,不僅會阻礙茉莉花茶的出口,而且近年來國內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茶葉質量安全,對內銷市場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。
6.茉莉花茶市場與消費擴展的驅動力不足
國際國內市場上,茶葉品類琳瑯滿目,消費者為什么要選擇茉莉花茶?這需要有足夠的消費理由。品飲屬性、健康屬性、貯藏屬性、投資屬性、文化屬性均構成消費驅動力,目前,茉莉花茶健康屬性的研究與傳播還相對滯后。因此,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,茉莉花茶產業(yè)在整體發(fā)展的背后還存在著許多困惑。
首圖:網(wǎng)絡
來源:上海帝芙特國際茶文化廣場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